武术学院国学教育背诵是步

date.png 2020-01-02 09:04:29

武术学院国学教育背诵是步

学习国学,背诵是步

少林寺

?

国学,内容大都是古文。古文必须要经记诵之功,始克大成。博闻强识就是做学问的基础。非但国文需要记诵,英文法文,又何尝不然。辜鸿铭先生曾对人言,学英文比较好像英国人教孩子一样,从小教他们背儿歌,大一点就背《圣经》,光是浮光掠影地读,学不好英文。他自己的英文、德文纯正典雅,正得益于莎翁名剧、《浮士德》自幼即能全文背诵。

本源人文公益基金会夏令营学员在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校园认真诵读国学古文

少林寺文武学校武术学院认为,背诵之功,只是学习语言文学的步。不要求背诵,却希望孩子能从古诗文中汲取营养,固然是教育的反智主义;光是背诵,不讲解,却是教育邪教。而普通中小学条分缕析地假“赏析”之名,行传授考试套路之实,同样不见高明。他们都忘了古诗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是用典雅的古诗文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高雅的审美情趣。须知诗教不止是语言的教育,更是品格的教育、人文的教育。

?

教育教育,人们往往只是注意到教,而忽视了育。教育的教,不过是手段,而人格的长育、品性的完全,才是目的所在。学生的性情如何长育?靠的是学生自己的努力修行。因此好的老师,不是能向学生传授最多知识的老师,而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成长的老师。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教育学修合一、学而时习的思想,就颇值得重视。

?

《大学》有云:“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意思是经由“学”而向道,譬如玉工治玉,把玉胎中玉石中剥出来,这不过是粗放式的切磋之功,“学”,是从老师那里、从往圣先贤的著作中汲取知识的过程;而经由“修”来证道,却像是玉工把玉胎雕琢磨治成精美的玉器,那种靠着自身体证实修的过程,才是真正入心的教育过程。学而时习,就是知识的学习一定要济之以身体力行,如此方有真正的进益。

?

少林寺武术学校武术学院提醒只是背诵来学古诗文,绝不可能入心,绝不可能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如何让学问内化为生命,其实往圣先贤早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让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写作。从前的私塾,总是让在学生背诵经典的同时,还要学着对对子、写律诗绝句,作小题文、大题文,学生自己学会了写,知识才能内化为生命,学问才能直接性情。只是背诵,或者由本不是诗人、本来就是诗歌的门外汉的老师像给白话文分析段落大意一样去分析古诗文,只会让学生更加憎恶文言文。一个懂得创作的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也一定远超过只会背诵和只会解题的学生。

?

学习国学古文,背诵是步的,重要的是接下来的理解。通过背诵国学内容,同时也能够真正理解国学的意思,最重要的是能把古文国学知识变成自己的,通过学习国学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

少林寺武术学校